Zilliqa(ZIL币)怎么样?ZIL币投资前景如何?
币安(Binance)最新可用网址(点击下图直达注册!)
Zilliqa简称:ZIL,执行总裁:董心书,CEO,网络安全专家,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,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研究院和ANQUAN
CAPITAL的工程主管,团队确实很强大,团队的技术也是没问题的。这个币曾创造首发火币15倍,币安第六期免费上币的待遇,即使在熊市中价格也一直逆势上涨维持在3毛左右,这两天胜超看了一下ZIL价格,经过小牛行情,又重回6毛多了,翻倍比翻个跟头还轻松。
提起ZIL,很多人会想起它的高吞吐量,ZIP的吞吐量可以达到2400tps,而BTC最高每秒才7笔,一般也就是2-3笔,ETH目前来看只有10tps,就是号称百级吞吐量的EOS,现在能达到的也就是3000左右!
ZIL最大的优点来自于实现高吞吐量的技术–分片技术,虽然目前来看2400tps不算高,但是分片技术主要是规模化升级速度而非线性。
比如1000个节点,ZIL自动分成100个片,每个分片有10个节点,且可并行处理交易,以此方式来提升交易效率,目前以太坊也有这样的设计,不过还多了个存储分片功能。
使Zilliqa可扩展的核心功能分片,
将网络分成几个能够并行处理事务的小型组件网络,因此,Zilliqa的交易速度随着采矿网络的扩大而增加,Zilliqa的目标是与VISA和MasterCard等传统的集中支付方式相媲美,实际上,Zilliqa的网络规模达到10000个节点,其吞吐量将与VISAMasterCard的平均交易速度相匹配,同时商户的收费要低得多。
到底都知道,现在以太坊最大的问题就是性能低,以太坊的TPS只有20左右,一个以太猫就已经让整个以太坊网络瘫痪,那还扯什么大规模DAPP落地?在最新的实验中,Zilliqa测试网络的处理能力达2488TPS,是以太坊最高速度20TPS的100多倍、比特币的355倍!
Zilliqa拥有一个实力强劲的团队,核心开发团队主要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,其他成员从领英资料来看也都履历光鲜。
董心书
Zilliqa的创始人Xinshu
Dong(董心书)是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。经过社长调查后,可以说真实性很高,在华中师范大学官网的一个学术报告预告中有提到他:
2008年毕业后他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博,继续攻读计算机专业,发表了很多论文,是一位高产的博士。
首席科学顾问是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,首席策略师是康州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博士,团队中还有大量来自其他学校的博士,可以说是非常强的技术团队,堪称豪华。
项目进度方面,三月底Zilliqa发布了测试网络1.0,比去年ICO时发布的路线图晚了三个月的时间。现在官网的路线图已经进行了更新,预计第二季度发布测试网络2.0,第三季度主网上线,社长会一直关注项目的进展,希望主网能够准时上线。
实际上,网络分片(我们将在本文中将其简称为分片)是一种将Zilliqa网络划分成一系列包含更少节点的群组的机制,这样的每个群组被称为分片(shard)。比如说,当一个网络由1000个节点构成时,我们可以将此网络划分为10个、每个由100个节点组成的分片。
Zilliqa真正可扩展性的秘诀就在于网络分片。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1000个节点的网络,
Zilliqa将自动地把该网络分成10个、每个包含100个节点的分片,且所有分片可并行地处理交易。如果每个分片每秒能处理10个不同交易,则所有分片每秒可一并处理100个交易。由于分片架构能平行地处理交易,因此Zilliqa的吞吐量可随着网络规模增加而线性增长。
分片的想法当然不是新事物,事实上,它可以追溯到数据库领域,在数据库中它被用来提高性能、可扩展性和I/O带宽。然而,在区块链中分片的想法起初是由Zilliqa团队成员于2015年在合著的学术论文(最终以A
Secure Sharding Protocol For Open Blockchains为题发表于CCS 2016)中提出的。
就是这样吗?听起来很简单噢!虽然想法听着很简单,但在工作中实践起来却并非如此。为了理解面临的挑战,让我们首先从实现分片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入手:
1、对女巫攻击的防御(Sybil
Resistance)。由于Zilliqa是一个公有区块链平台,任何有连接因特网电脑的人都可以使用它。包括Zilliqa在内的任何公有区块链的运行都需要足够数量的节点,因此公有区块链难以避免恶意节点的进入。根据定义,恶意节点会试图通过操纵多个节点来破坏系统,并影响任何基于多数节点的决策过程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女巫攻击(Sybil
Attacks)。
2、创建分片。让我们先假设女巫攻击的问题通过某种方式被解决了,并且假设网络中1000个节点被分为10个、每个包含100个节点的分片。那么哪个节点被分配到哪个分片是由谁决定的呢?这当然不能由Zilliqa团队成员所控制的一个节点或一组节点决定,因为如果Zilliqa团队变成恶意的(只是假设),那么他们可以将所有恶意节点集中在一个分片中来损害Zilliqa的安全性。顺便说一句,如果您不知道Zilliqa团队成员是谁,欢迎随时查看我们的团队组成(链接https://www.zilliqa.com/team.html)。
3、分片大小。这个问题很简单,比如说我们可以拥有一个由10个节点组成的小分片吗?答案当然是不可以!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。事实上如果分片很小,那么攻击者就会更容易控制它,而且由于这些分片运行了Zilliqa协议的某些部分(如共识),我们当然不希望由一个很小的分片(很有可能只包含恶意节点)来决定接受哪些或拒绝哪些交易。
下面的,我们来介绍Zilliqa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。
1、防控女巫节点。有几种可能的方式可使女巫攻击代价高昂或难以进行。例如,通过要求节点存入相当多的金钱(或代币)作为抵押,或要求他们执行一些计算密集型任务(也被称为工作量证明,即PoW)。Zilliqa就使用PoW。每个希望加入Zilliqa网络的新节点都必须先执行PoW,网络中的现有节点验证新节点的PoW并授权其加入网络。PoW相当于Zilliqa网络的入场券,只有拥有有效入场券的节点才能加入网络。PoW使任何真实世界的个体难以操纵很多个节点。
2、自动创建分片。在Zilliqa中使用PoW会自动提供一种创建分片的方法:Zilliqa首先会基于POW选举出一组目录服务委员会(directory
service
committee,简称DS委员会)的专门节点,并定期移出一名DS委员会老成员、增加一名新成员,这一特定间隔被称为DS周期(DS-epoch)。在此过程中,Zilliqa使用先进先出策略,新进入委员会的节点是最快解决PoW的节点,因此任何时候DS委员会的大小都是固定的。DS委员会一旦当选,便启动分片程序,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节点立即执行另一个PoW,其PoW由DS委员会验证,每个节点根据提交情况和随机性,被分配到特定的分片。PoW提交的最后几位二进制数字决定了节点将被分配到哪个分片。
3、选择合适的尺寸。选择合适的分片大小对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。因为提交PoW是使用散列函数(hash
function)生成的,因此使用PoW创建分片相当于随机无差别地抽样一个节点集。下图显示了不同分片大小中至少三分之一的成员是恶意的概率。请注意,如果分片大小为100时,此概率大约为0.04。由于我们希望拥有绝对多数的好的节点(用于之后的共识),100作为分片大小显然是不安全的。好消息是随着分片大小的增加,这一概率不断降低。从600个节点开始,概率降至百万分之一。出于这个原因,Zilliqa认为最小分片大小为600。
特定大小的分片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恶意节点的概率表。 由于我们想限制恶意节点的数量,概率越小,Zilliqa就越安全。
对于100个节点的分片大小,这一可能性相当高。 在Zilliqa中,我们选择了600的分片大小,其包含三分之一的恶意节点的概率为百万分之一。
网络分片为并行处理交易开辟了新航路?—?—
每个分片现在都能独立处理交易并因此产生高吞吐量。事实上,每当交易到达网络时,它就被分配到一个特定的分片上。分配是由交易发送地址的前几位二进制数字决定的,这就叫做交易分片。
分片还使计算执行和智能合约运行十分高效。例如,一部分分片可以充当映射器(mapper),其他部分分片可以充当归约器(reducer),并非常有效地执行映射-归约任务(map-reduce
task),这也被称为计算分片。
Zilliqa似乎完美的解决了现有底层公链的缺陷,即大幅提高了性能又保证了去中心化,还同时兼顾了安全性,挖矿还不费电,交易手续费也很低,真的有这么完美的解决方案?
社长有几点担忧:首先,采用POW+PBFT混合机制的技术难度很高,分片技术还没有成功的先例,同时为了解决现有公链的痛点,叠加了很多新技术。很简单的道理,技术越复杂,开发难度就越大,技术越新,不稳定性就越高。Zilliqa的测试网络推迟了三个月才上线,想必是在某些技术方面遇到了难题,谈到是可行性出了问题,还是团队开发力量跟不上来?主网在第三季度能准时发布吗?
第二点,号称要取代以太坊的公链非常多,每一个都是来势汹汹,但这些项目要么是主网还没上线,要么被证明是自吹自擂,ETH依然稳坐王座。吹牛谁都会,是骡子还是马,需要拉出来溜溜才知道,Zilliqa也不例外。
第三点,Zilliqa的社区虽然很活跃,代码的提交也很有效率,但规模还远远不够大,属于第三梯队的,以后会制约社区生态的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