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块链技术用于版权保护的误区和不足有哪些?

币安(Binance)最新可用网址(点击下图直达注册!)

3.jpg

互联网产品本来是技术上的实现,与简单的页面截图等证据手段相比,区块链的证信和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,但是涉及到版权,有人质疑区块链技术是否被认可。对此,可以从两个方面给予明确的回答:

工信部在2016年10月21日发布的《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》中,“3.4区块链与文化娱乐”一节,专门描述了区块链技术讲解用于版权保护,明确了区块链技术用于版权保护在司法取证中的作用。

笔者在今年8月参加了“2016中国区块链产业大会”,其中专门有一个分会场,主题是《文体卷——支持文化金融发展》,该分会场的嘉宾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相关领导,以及版权保护领域的各界专家、学者和从业人员。可以说,国家层面正在积极推动区块链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应用。

很多人认为,互联网的存在应该是免费分享,版权保护是要收费或被封闭起来才能保护,那岂不是相互矛盾?实际上,“免费”不代表不需要版权保护。笔者写的《Node.js开发加密货》通过互联网免费分享,任何人都可以免费阅读,如果有人分享这些文章用来盈利(商用),那就触犯了本人的版权保护协议,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他的法律责任的。

在2016区块链产业大会上,与会的国家版权局的领导是这样回答版权保护与免费分享问题的:

从国家发展角度来说,版权不能得到保护,知识创新被任意免费分享,就会严厉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。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创新基因将被吞噬,这个问题在目前的中国已经足够严重,必须出重拳、出奇招解决。

从国外的情况来看,美国的版权保护做的最好,但是美国的网络发展也是最好的,事实上,绝对不会出现“版权保护严格,网络发展就会受限”,这种此消彼长的怪现象。相反,版权得到了保护,到底的创新热情更高,主动分享的意愿和动力反而更足。

从概念上讲,版权保护,并不等于知识不分享,版权保护有很多种方法,国家也在鼓励各类创新技术应用。

区块链是一项技术,匿名并非它的必要条件。版权保护是现实需求,实名则是必须的。确实很多项目是匿名分享,毕竟实名认证存在诸多壁垒,前期很容易让用户抵触。不过,无论要不要版权保护,首先都要尊重法律,尊重用户,保证不负责任的内容无法分享。当然,不提倡并不代表不可以,只是匿名分享会有诸多限制。

从技术层面来说,当前区块链的处理能力普遍不高,存在瓶颈,我们通过优化已经大大提高了这一数值,但是仍然无法应对大规模的交易数据和交互流量,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底层协议,扩展应用层开发。

其次,另一个技术难点是区块链主链的存储与分发技术。比特币的区块链大小已经接近60G,普通用户使用一个全客户端,同步这么大的数据量要耗费很长的时间。任何一款区块链产品,也都存在区块链数据不断膨胀的问题。亿书采取主链与侧链分离的架构设计,但在未来的某一天,仍然无法规避这个问题,这也需要不断的加以优化改进。

最后,区块链技术是集网络编程、分布式算法、密码学、数据存储技术等各类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架构,技术难度大、人才培养周期长、高水平人才极度匮乏等等都是限制这个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
此外,当前区块链领域野蛮发展,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断上演,真正沉下心来做产品的团队,总是会面对多方面的压力和无脑黑,政策的监管和国家的扶持亟待尽快出台。加之,版权保护领域,涉及到创作者、使用者和出版发行机构等各参与方,要想快速发展,也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。



返回列表页>>> 比特币最新新闻